学校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
时间 : 2023-11-15

学校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

    秋冬季气温变化较大,随着时间推移,天气变冷、气候干燥,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、新型冠状病毒、手足口病、水痘、感染性腹泻(诺如病毒)、肺结核等。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,学校和家长需要更好的了解疾病症状,做好预防保健和多病共防工作。

【流行性感冒】

一、特点

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全年均可发病,冬春季高发,容易引起暴发、流行或大流行。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。

二、症状

发热,部分可出现高热,体温达到39到40℃;伴有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肌痛、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;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
三、个人和家长防控

1. 积极接种流感疫苗,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,并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。

2. 在流感流行季节,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,规范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
3. 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。

【新型冠状病毒】

一、特点

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。发病后,主要症状有发热、畏寒、干咳、乏力、肌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、腹泻等。

二、症状

儿童感染新冠也分无症状感染、轻型、普通型和重型、危重型。轻型和普通型患病儿童,症状相对较轻,可出现咳嗽、流涕、鼻塞、低热、咽痛等症状。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明显发热症状,体温超过38.5℃。

三、个人和家长防控

1. 积极接种流感疫苗,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,并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。

2. 在流感流行季节,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,规范佩戴口罩,做好手卫生。

3. 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。

【手足口病】

一、特点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,病情进展快。手足口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。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或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疹液而感染。

二、症状

(一)普通

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,发热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,口痛、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

手、足、臀部出现斑丘疹,后转为疱疹。3.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,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消退后不留痕迹。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,多在一周内痊愈,预后良好。

(二)重症

少数病例(尤其是小于 3 岁者)病情进展迅速。在发病 2-5 天左右出现脑炎(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)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。

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,可致死亡,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。注意: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,应警惕为重症患儿,及时到医院就诊:持续高热,头痛、呕吐,精神反应差、嗜睡、抽搐,肢体无力、急性偏瘫,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、心率增快,面色苍白、皮肤发花、四肢发凉、发绀、出冷汗。

三、个人及家长防控

1.避免接触病人。避免和病人拥抱,分享玩具、餐具、洗浴用品等。

2.勤洗手。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认真洗手。怀疑接触了病人,可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。

3.注意食品卫生。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或去皮后再食用,避免给儿童食用生的蔬菜和半熟肉食。

4.避免舔玩具等物品的表面。

5.生病后要居家隔离。患儿身上的疱疹都结痂(大约 1 周)后,才可出门接触别的儿童。

6.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场所玩耍。

【水痘】

一、特点

水痘是一种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水痘的传染性很强,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。水痘在全年均可发生,冬春两季多见,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感染发病。水痘的潜伏期一般是接触病毒后的 14-16 天(范围在 10-21 天)。主要经空气传播,直接接触病人的皮疹或呼吸道分泌物也可造成传播。

二、症状

患儿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发病24 小时内出现皮疹,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→疱疹→结痂→脱痂的演变过程。皮疹先发于头皮、躯干受压部分,呈向心性分布,即躯干部最多,头面部次之,四肢较少,手掌、足底更少。黏膜亦常受侵,见于口腔、咽部、眼结膜、外阴、肛门等处。在为期 1-6 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,脱痂后不留瘢痕。水疱期痛痒明显,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。水痘通常比较温和,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,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。

三、个人和家长防控

1.接种疫苗,是应对水痘的重要方式。如果健康状况允许,易感人群应接种水痘疫苗。

2.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和环境密闭的地方活动。

【诺如病毒】

一、特点

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引起的疾病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。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,日常生活接触、水源、食物、气溶胶均可感染,由于诺如病毒颗粒很小,且仅需 10-100 个病毒就可致病,因此在学校、幼儿园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引起暴发疫情。潜伏期多在 12-48 小时。

二、症状

主要症状为腹泻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,可伴有低热、头痛、乏力及食欲减退;粪便为黄色浠水便,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,呕吐物有感染性,成人腹泻较突出,儿童呕吐较多。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。

三、个人和家长防控

1. 保持手卫生。饭前、便后、加工食物前应按照 6 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 20 秒,但需注意,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,不能代替洗手。

2. 注意饮食饮水卫生。不饮用生水,蔬菜瓜果彻底洗净,烹饪食物要煮熟,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。

3.病例应尽量居家隔离,避免传染他人。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 3 天内应尽量隔离,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,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。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,保持手卫生,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,分开食宿,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。

4.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,定期开窗通风。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。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,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。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,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。

5.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,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。

信息来源:天津市西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